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就是典型代表。他不惜耗费巨资,广招方士炼丹,派遣徐福东渡寻仙,甚至精心设计陵墓以求死后飞升。然而这些努力终究徒劳,公元前210年,49岁的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宫,他一手建立的秦王朝也未能如其所愿传之万世。
秦始皇之后,历代帝王中追求长生者络绎不绝,但大多适得其反,反而折损了寿命。那么,康熙和乾隆究竟掌握了什么长寿秘诀?
康乾二帝的养生之道
康熙8岁登基,在位61年;乾隆25岁继位,执政60年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。这两位皇帝的长寿秘诀可归纳为以下三点:
一、节制有度的饮食习惯
作为一国之君,御膳房可以供应任何山珍海味。但康熙帝却保持着极为节制的饮食习惯。他的日常膳食以素食为主,肉类少见,且每日仅用膳两次,从不额外加餐。康熙曾自述:自朕登基以来,所有馔肴都是寻常食物,并告诫:所好之物,不可多食。
二、远离不良嗜好
乾隆时期,烟草已传入中国,成为王公贵族的时尚嗜好。乾隆本人也曾是老烟枪,烟不离手。但当御医诊断出他的咳嗽症状与吸烟有关时,这位皇帝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,毅然戒除了烟瘾。
更重要的是,康乾二帝都远离了历代帝王趋之若鹜的长生丹药。夹在他们之间的雍正帝就是丹药的狂热信徒,最终58岁时突然暴毙。古代丹药多含汞、铅等重金属,长期服用必然危害健康。而康熙和乾隆对这类长生术持怀疑态度,这或许是他们得以长寿的关键。
三、坚持骑射运动
作为马背上的民族,清朝皇室保持着骑射传统。从6岁起,皇子们就要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。史料记载,康熙无论政务多么繁忙,每年都会抽时间前往围场狩猎,保持运动习惯。
现代启示
康乾二帝的长寿之道,对现代人依然具有启示意义:规律节制的饮食、远离不良嗜好、保持适量运动。这些看似简单的养生原则,却是历经时间检验的健康真谛。在医疗条件远胜古代的今天,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?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