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股是甚麼?

如何用公式表示出全部勾股數組,是二千多年來數學家們關注的問題。世界上第一次做出勾股數組通解公式的是《九章算術》勾股章「甲乙同所立」、「甲乙出邑中央」二問。前者是:「今有二人同所立,甲行率七,乙行率三。乙東行,甲南行十步而邪東北與乙會。問甲、乙行各幾何?」顯然,在勾股形中,甲行c+a,乙行b,而。《九章算術》先求出南行率即勾率,東行率b=mn,斜行率,或然後由已知的南行步數,利用今有術,求出東行和邪行步數。這裏勾、股、弦三率就是勾股數組的通解公式,後一個問題也給出此式。在現代數論中,其為通解的條件是m,n是互素的奇數。《九章算術》的兩個例題都符合這個條件。劉徽用出入相補原理證明這個公式。在國外,數論界公認最先給出勾股數通解公式的是古希臘的丟番都,他大約與劉徽同時,比《九章算術》晚了四百多年,而且他的表達式需要經過變換,才如《九章算術》那樣規範。

將畢氏定理進行恒等變換,可以用於解勾股形。《九章算術》提出了以下幾個類型:已知勾與股弦差(和)求股、弦。《九章算術》應用了,趙爽、劉徽證明下列公式:

以已知勾與股弦和求股為例說明趙爽、劉徽的證明。已知弦與勾股差求勾、股,《九章算術》使用了公式:

第二個等號後是趙爽、劉徽的簡化。劉徽還提出了與之對稱的已知弦與勾股和求勾、股的公式,以及與勾股差有關的其他公式。已知勾弦差、股弦差求勾、股、弦,《九章算術》使用而趙爽、劉徽證明公式:

勾股容圓是《九章算術》中一個已知勾股形的勾、股,求其內切圓的直徑問題。給出的公式是圓徑。劉徽用出入相補原理和衰分術兩種方法證明這個公式,到宋、元時代,勾股容圓成為重要的研究專題,考慮了各種容圓情況,稱為「洞淵九容」。李冶在此基礎上繪出圓城圖式,討論了勾股形與圓的10種關係。